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

南宫NG·28(中国)相信品牌力量有限公司
国资动态

经营机制更“活”、结构结构更优、科技范儿更足—— 交卷! 国企革新三年“大考”收官

2023-02-22

2020-2022年 ,一场历时3年的革新行动在中国国有企业上上下下展开。如果将它比作一场大考 ,“考生”有超8万户企业 ,资产总额300多万亿元 ,其中的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宁静、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%。

如今 ,大考答卷交出:革新主要目标任务完成 ,推动国资国企领域爆发全局性根天性转折性变革。

经营机制更“活”

“一大批活力迸发、动力富足的现代新型国企正在形成”

“不轻松”“充满挑战”“考验勇气和继续” ,谈及国企革新三年行动 ,不少企业卖力人感伤历程不易。

转头看 ,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场革新行动?

“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配合生长的基本经济制度 ,国有企业必须生长好。”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委员会秘书长彭华岗说。

恒久在市场的风波中搏击 ,国企自身对革新的须要性有切身体会:“企业生长倒逼革新”“不革新 ,那就不是简单的生长问题 ,而是生存问题”“各人都在生长 ,只有你步子更快 ,才华缩小差别”……

2020年6月30日 ,中央全面深化革新委员会第十四次集会审议通过《国企革新三年行动计划(2020-2022年)》 ,发出深化国企革新的发动令。可是 ,全国各级国有企业超8万户 ,所处行业领域差别 ,生长年限和水平实力有差别 ,特色各异 ,革新如何发力?怎样确保落实?

革新之初就已明确 ,国有企业革新三年行动是“可权衡、可考核、可检验、要效劳的”。实践中 ,革新行动细化为一项项任务台账 ,各有关部分、地方、中央企业共形成近1.7万条“待效劳项” ,为革新行动拉出清单。

岂论从哪个角度看 ,强活力、提效率 ,转换经营机制都是重点。
2015年前后 ,中国化学工程一度陷入困境 ,生产经营状况举步维艰。革新开出的“药方”之一 ,就是突出全员业绩考核 ,加速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。

“治理人员能上能下、员工能进能出、收入能增能减”(“三能”)机制成为中国化学工程革新生长的着力点。2018年以来 ,集团总部压减体例近15%;集团党委治理的干部中 ,52%的新提拔干部通过果真选拔方法任用;人为分派与考核强挂钩 ,子公司主要卖力人收入差别倍数达7倍 ,实现“上岗靠竞争、收入比孝敬”。

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 ,目前 ,劳动、人事、分派三项制度革新在全国国有企业深入推进。与2020年底相比 ,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治理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各级子企业比例从23%左右提升至99.6%以上 ,笼罩全国超8万户企业、22万人。

“国企革新三年行动推动宽大国有企业形成了多劳多得、争先创优、有为才有位的浓厚竞争气氛 ,许多古板老国企焕发了新气象 ,一大批活力迸发、动力富足的现代新型国企正在形成。”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说。

数据显示 ,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较2020年划分增长18.7%、26.3% ,2022年国资委监管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三年行动之初增长32.5%。

结构结构更优

“国有经济竞争力、影响力和抗危害能力显著提升”

“净利润立异高”“业绩抵达历史最好水平”“稳居行业第一梯队” ,2022年 ,中国中化旗下多家公司取得亮眼结果 ,集团整体实现营收1.2万亿元 ,同比增长7.1%。

生长结果见证融合实效。2021年3月 ,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 ,中国中化这艘资产总额超万亿元的化工“航母”正式起航。国企革新三年行动开展以来 ,多家企业在国有经济结构调解和结构优化的浪潮中乘势而上。

——一批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乐成实施。先后完成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、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、鞍钢与本钢等4组7家中央企颐魅战略性重组 ,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、中国稀土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 ,推动电力、检验检测、医疗等领域30余家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;全国省属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重组 ,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。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宁静、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% ,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有效牢固。

——打造现代工业链“链长”程序加速。国务院国资委分两批遴选16家“链长”企业 ,在重要行业、要害领域进行结构 ,有效提升工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宁静水平。3年来中央企颐魅战略性新兴工业年均投资增速凌驾20% ,营业收入占比抵达35%以上。

——推进瘦身健体、突出主责主业效果显著。“两非”(非主业、非优势)、“两资”(低效、无效资产)清退既定任务基本完成 ,以市场化方法盘活存量资产3066.5亿元 ,增值234.1亿元 ,中央企业从事主业的户数占比抵达93%。全面完成“僵尸企业”处理和特困企业治理。

——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息争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扫尾。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1500万户“三供一业”(供水、供电、供热和物业治理)疏散 ,1900个教育机构、2525个医疗机构深化革新 ,173.2万名厂办大集体职工安顿和2027万名退休人员社会化治理完成比例均抵达99.6%以上 ,历史性地解决了恒久以来社企不分的难题 ,为国有企业公正加入竞争创立了更好条件。

“通过结构优化和结构调解 ,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明显提升 ,国有企颐魅战略支撑作用有效发挥 ,国有经济竞争力、立异力、控制力、影响力和抗危害能力显著提升。”翁杰明说。

科技范儿更足

重研发立异 ,在航天、深海、能源、交通、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结果

挺进深海!2月1日 ,“深海一号”二期工程表层喷射作业圆满完成 ,这是海内单次最大规模的批钻式喷射作业 ,对包管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。

乐成开发运用3项世界首创、13项海内首创技术 ,攻克几十项行业技术难题——作为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,“深海一号”自降生之初就满载硬核科技实力。

从“深海一号”到中国空间站 ,从高速磁浮到国产大飞机 ,三年行动期间 ,国有企业在航天、深海、能源、交通、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结果 ,国企科技范儿更足了。

越来越多国企意识到“立异 ,对企业未来生长至关重要”。三年行动期间 ,立异激励政策“能给尽给、应给尽给”——实施科技研发投入在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、重点焦点研发团队人为总额单列等政策 ,加大对国企科技立异支持 ,全面引发企业立异主体活力。

中海油设立1亿元科技立异专项奖励金 ,全面推进以项目长卖力制为焦点的机制革新 ,在团队组建、资金使用等方面付与项目长更大自主权;中国建筑设置专项科研经费 ,与外部高校开展科技立异平台建设;中国中车立异科研人员业绩评价和薪酬股权激励机制 ,在2021年首届中车科技立异大会上奖励重大科技项目、立异团队、立异英才5881万元。

“革新立异是中车生长制胜的绝招 ,是实现高质量生长的法宝。越是要害时刻 ,越要坚持一手抓革新 ,一手抓立异。”中国中车集团有关卖力人说。

国企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加大。中央企业2022年研发投入经费超1万亿元 ,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凌驾3%。与2019年相比 ,2021年209户“科改示范企业”研发投入强度提高6.5个百分点 ,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增长69.5%。

对近80万名国资国企职工开展的不记名问卷视察结果显示 ,90%的视察工具认同三年行动提升了干部职工的革新意识、立异理念、精神面貌和做事创业热情。有国企卖力人感伤:“深入实施国企革新三年行动 ,冲开了一个个阻碍生长、束缚活力、抑制立异的藩篱 ,为高质量生长积累强局势能。”

“国企革新永远在路上。”翁杰明说 ,要围绕更高质量效益和更强国际竞争力 ,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加速建设产品卓越、品牌卓著、立异领先、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,不绝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。


文章来源:人民日报外洋版

网站地图